前段时间IBM裁员,尤其是拿老员工动刀,闹得纷纷扬扬。网上有人发帖子,说是在IBM辛辛苦苦十几年,把整个青春都奉献了,说被砍掉就砍掉。不胜唏嘘中,IBM无非是给“薄情寡义”的清单又增加了一个公司,而作为职业人,则需要要认识到,资历老并不是优势,如果不能把这资历在管理上演变为领袖、在专业上上升为专家的话。
职业人刚起步的时候,是新兵,他的薪酬往往超过他的贡献;几年后,工作上了手,年富力强、独当一面,是精兵,他的贡献就超过他的薪酬;再做些年,工作很上手,但也逐渐失去了新鲜感,锐气越来越少,不求无功,但求无过的心态逐渐抬头,精兵就做成了老兵,他的贡献就低于薪酬,成为下一轮裁员的目标。虽说很残酷,但也很必然。
从新兵做成精兵,这是大家的目标;从精兵做成老兵,恐怕没有一个人愿意。那如何避免这种老兵阶段呢?这就需要在管理上转型为领袖,在专业上上升为专家,以使自己的贡献与薪酬匹配。两者兼具最好,但至少得有一个。而要完成这样的转变,离不开学习、观摩和思考,而这正是很多久居职场的人所欠缺的。
先说领导力。都说领导力不能教,但可以学。对提高领导力来说,再没有比职场上的观摩、学习、思考更有效的办法了。领袖到处都有,就看你留意到了没有。职场多年,司空见惯,尤其是技术背景的人,容易轻视沟通、激励、领导技巧的价值,却忘了这些正是领导能力的重要组成。我在硅谷十年间,见到很多老博士,他们打心眼里就瞧不起这些领导技能,认为是花拳绣腿、耍嘴皮子。这些人虽然跟着些非常优秀的领袖,却没有学到多少领导能力,错过了成为领袖的机会。
再说专家。只会干活不能算专家,“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”,顶多算个匠人。能从日常工作中的“形而下”上升到流程、系统、人员层面的“形而上”,才能算是专家。这离不开实践,更离不开思考。找准方向,深耕精做,勤思考、善总结,用不了多少年就能成为专家。那硅谷有些老博士,干了一辈子,钻地不谓不深,为什么还不是专家?那是因为没有思考、总结,没有从“形而下”上升到“形而上”,或者说,进是进去了,但出不来,只能继续停留在“匠人”层面。
这就好理解为什么有些四五十岁的职业人,在三资企业半辈子,却突然发现自己不尴不尬,处于被淘汰的边缘:他们既没有过渡为领袖,领导团队出成绩;也没有上升为专家,在专业领域影响更多的人。于是他们的价格就高于价值,从此走上下坡路。
融才始终遵循 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,实现与客户双赢”的经营原则,秉承“客户至上、言出必行、人尽其才、团结协作”的服务理念,多年来始终以追求“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力资源方案解决商”为发展目标,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。